小學四年級時,由於專業成績突出,並提前自學了五、六年級的課程,張一平連跳兩級直接升入初中,隨後直接考入北京戲曲藝術職業學院。只有10歲的她是班裡最小的學生。
  2004年冬,張一平的母親接連得了兩場大病,無奈提前退休,每月只有460元退休金;爸爸單位倒閉,因壓力過大也患上疾病。當時張一平不滿11歲。母女租住在北京一間便宜簡陋的小屋子裡,屋中沒有爐火,只能靠穿衣取暖。
  艱苦的環境沒有讓張一平停止前進的腳步。每天中午回家後,她都要用熱水暖手,然後馬上開始練琴,否則手指會僵硬。屋子裡有兩扇窗,每天清晨打開窗子後都會看到晶瑩漂亮的冰花。媽媽笑著說,“你比其他90後多看了一個景緻”。她總覺得腳底很涼,原來是腳上的運動鞋鞋底磨破,漏了幾個窟窿,窟窿里被雪結成的冰塊填滿了……
  幾年來,張一平一直堅持著早起練功的習慣。每天早晨5點多,天色朦朧時,都會有兩個身影,奔向琴房。特別是冬天,每次下過雪後,通往學校的小路上最先留下的兩行腳印,一定是她和媽媽的。
  她經常義務幫助京劇表演班同學吊嗓子,上到師兄,下到師妹,一練就是幾個小時,她幾乎每天都是最晚離開練功房的人。正是因為這種努力,一個13歲的京胡女孩,首次站在北京京胡邀請賽的舞臺上並獲得金獎。
  因為專業與文化成績突出,並考慮到家庭條件,張一平提前一年高考。在準備階段,她堅持每天4點多起床到離家不遠的海河邊練琴,一練就是幾個小時,2009年,她以專業課第一名、文化課超過錄取分數線近200分的成績被中國戲曲學院京劇器樂專業錄取。
  大學生活中,16歲的張一平年齡依舊是班裡最小的,校軍訓後她擔任了班長兼京劇系團總支副書記。每個學期,她對老師安排的工作落實的井然有序,不計較個人得失,熱心幫助同學。參與各項活動並沒有讓她的學習退步。
  多年來,張一平始終刻苦學習並參加實踐演出。以大三學年為例,她圓滿完成了學院安排的十幾齣劇目實習演出和臺灣戲曲學院來京學習的彙報演出。課餘時間,她參加了很多社會實踐演出,在鍛煉舞臺適應能力的同時也提高了專業水平。孜孜不倦和精益求精的學習態度,使她多次獲得國家勵志獎學金、中國戲曲學院一等獎學金等榮譽。2010年,中國京胡演奏展演上,她以《大保國》和《夜深沉》兩個高難度的曲目再次奪得一等獎。
  張一平將每年獲得的獎學金省吃儉用節約下來,除了用於學習和貼補家用外,其餘大部分用來捐贈給需要幫助的人:大學期間累計捐款1萬多元。除了學習,她積极參加第二課堂活動,在她臉上總能看到幸福的笑容。
  張一平的學藝道路並不平坦,正是因為太多困苦,讓她牢記兩個字“感恩”。感恩每一位批評她的人,有批評才有進步;感恩每一位鼓勵她的人,有支持才得以完成學業;感恩每一位師長、有提攜才有今天的成績;感恩學校和社會不僅傳授給她安身立命之道,還讓她的精神家園如此多彩繽紛。  (原標題:我比其他90後多看一個景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nvydficy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